top of page

跨越35年经济周期,芒格给企业家和投资人的90条建议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聪明投资者(ID: Capital-nature )


6月,又一本将成为经典的芒格问答实录年鉴——《芒格之道》出版,已经在投资圈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



这本由RanRan翻译,芒格书院编辑的书,收录了芒格1987—2010年在西科金融、2014—2022年在每日期刊股东会上的讲话和问答实录。讲话跨度长达35年,涉及大量当年国际或全美大事件,比如美国储贷行业危机、互联网泡沫、2008年次贷危机、加密货币的兴起等。也包含巴芒思想发展和投资生涯中的重要动向,如格雷厄姆和费雪的影响、跨学科的多模型思维、早期经历过的失败、所罗门事件、投资可口可乐、航空业遇挫、投资中国尤其是比亚迪等。

这份年鉴跨越了好几个经济周期,很多智慧思考值得反复琢磨,有一本大辞典那么厚。我们从中摘录了芒格给企业家、投资人的90多条建议。在当下市场中困惑的时候,就翻翻这篇文章,希望你从芒格的问题解决之道中,得到一些启发。



01成功的思维方法

1、人类社会错综复杂,巨大的成败背后总是存在合奏效应,沃伦的成功也不例外。

第一个因素:头脑。沃伦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没聪明到能蒙眼下国 际象棋车轮战的程度,但他确实天生聪明。沃伦是个聪明的人,但他取得 的成就超越了他的聪明程度。

第二个因素:沃伦对投资有强烈的兴趣。威廉·奥斯勒爵士说过:“ 无论是做哪一行,通往成功之路的第一步都是爱上这行。”没有强烈的兴趣, 不可能走向成功。

第三个因素:沃伦起步早。大概从 10 岁起,沃伦就对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功是时间堆出来的,起步早,当然有优势。

第四个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沃伦是一台高效的学习机器, 他活到老学到老。

第五个因素是信任,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人们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自豪感。


2、伯克希尔有个公开的秘密,我们最喜欢那种每年年末的利润都是大笔现金的公司。


3、在给一家公司估值的时候,不区分利润的性质,不看是现金利润,还是躺在空地上的机器,拿着利润数字,直接就算,得出的估值肯定是不准的。利润是堆在空地上的机器,是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总是见不着现金,这样的公司,利润再多,也不值钱。有源源不断的现金利润,这样的公司才值钱。


4、心理学中有个强化效应的概念。无论做什么,不断得到强化,所有人都能做得更好。如果每次做得好都能得到奖励,人们会越做越好,沃伦·巴菲特也不例外。


5、我觉得在面对难题的时候,列一张清单非常有用。在单子上一列,所有问题一目了然,能把问题考虑得更周全,不会有什么遗漏。


6、在我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是你们问什么,我就答什么,我总是挑自己想回答的回答。这是我的一种思维方式。我琢磨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琢磨如何才能避免那样的结果,这种思维方式让我受益良多。


7、如果让我管理一家商学院,我会效仿哈佛商学院曾经的做法。在过去,哈佛商学院总是先给学生们讲美国商业史。我会把通用汽车等大公司的历史,以《价值线》图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们先熟悉公司历史,打好底子,再继续学别的。

通用汽车为什么兴起?为什么衰落?铁路公司为什么最初很成功?为什么后来失败了?为什么铁路公司过去让投资者亏损累累?现在却比过去值得投资了?如果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了,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些问题不是一般人能讲明白的,比用公式计算贝塔系数难多了。


8、我做过很多傻事,我一直在和自己的成见作斗争。消除错误的想法是一件好事,我把消除错误的想法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在生活中,很多人抱残守缺,他们满脑子的旧思想,新思想根本进不去。有句德国谚语说得好:“ 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聪明得太迟。”所有人都有这个问题。


9、如何才能不做发疯的大多数人中的一员,而站在保持清醒的少数人的一边?我们务必牢记吉卜林(Kipling)的嘱咐——在身边的人都失去理智时,你要保持清醒。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公司高管来说,这都是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


10、充分认清客观条件的限制,充分认识自身能力的限制,谨小慎微地在限制范围内活动,这是赚钱的诀窍。这个诀窍,与其说是“ 谦卑”,不如说是“有克制的贪婪”。


11、我和沃伦很清楚自己的不足,很清楚有很多事我们做不到,所以我们谨小慎微地留在我们的“能力圈”之中。我们都认为,我们的“ 能力圈”是一个非常小的圆圈。我年轻时,有个朋友说:“ 芒格只研究自己生意里的那点事,和他的生意无关的事,他一概不知。”在自己的已知与未知之间,我们画出明确的界线,我们只在已知的圆圈内活动。


12、卓越的人很少,有机会追随他们,和他们走到一起,或许值得付出溢价,将来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13、我在几次演讲中都说了,要正确地思考,必须建立多模型的思维方式, 必须熟练掌握所有主要的模型。重要的模型,一个不能少。最主要的模型,数量不多,只要全部掌握,就能把世上 98% 的事分析透彻。


14、面对困难,很多人选择逃避。我们选择出兵,至少这种态度是积极的,愿意承受眼前的痛苦,换取长期的和平。很多人总是一味地逃避,不愿承受短期的痛苦。自找苦吃,主动吃眼前的苦,这才是正确的处世态度。投资是同样的道理,以短期的痛苦换取长期的收益。


15、人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我们应该多学习各学科的主要知识,而不是和细枝末节纠缠不清。我特别注重汲取各学科的主要知识,这样才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各学科的主要知识融会贯通,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16、我这一辈子都在和古人对话。先贤圣哲的智慧是很多当代人无法企及的。你想见他们很简单,用不着舟车劳顿,只要翻开一本书,他们就会来到你身边。我建议大家和先贤圣哲交朋友。在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我受益良多。从你们在座的很多人身上,我学不到什么,但是亚当·斯密就不一样了,他教了我很多知识。


17、面对困难,我还有一个观点。人生的困难一个接一个,每个困难都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都是我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我建议大家以这样的态度面对困难。特别是等你们上了年纪的时候,这个态度非常有用。


18、学习模型思维没有捷径可走。一方面,我们必须把大量的模型储存在头脑中;另一方面,我们要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各个模型。学习模型这种思维方式,没有捷径可走。也许有,但我是不知道。我的做法就是两个字:坚持。


19、托马斯·卡莱尔有一句名言:“与其为朦胧的未来而烦恼忧虑,不如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这句话说得很对。大多数时候,我们应该把眼前的事做好,尽人事,听天命。


20、 我不是犹太人,但是我非常向往犹太人的幽默。犹太人只占世界总人口的 2%,但是他们创造了世界上 60% 的幽默。犹太人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却仍然能笑对人生,真是令人赞叹。我非常欣赏犹太人。建议你们也像我一样,学习犹太人笑对苦难的人生态度。


21、如何成为有头脑、生活幸福的人?坚持做有意义的事;坚持做有价值的人;坚持追求理智、正直、诚信。终有一天,一定能获得成功。身教胜于言教。如果你取得了成功,别人会更愿意向你学习。如果你坚持走正路,你更容易获得成功。你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你需要做的只是坚持下去。


22、把问题彻底想明白,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23、我有一种思考问题的分类方法,我教给你们。很多特别难的问题,我给它们专门建了一个类别,这个类别的名字叫“太难”。对我来说,太难的事有很多,我想都不想,直接把它们扔到“太难”的类别里。简单的事很少,但我只做简单的事。这就是我思考问题的分类方法。


24、回忆过去,总是有些事可以做得更好。然而,谁都难免有错过机会的时候。我始终认为,改变不了的事,就不要太纠结了。牢骚满腹、怨天怨地是人生大忌。


25、如果你们学会了我的方法,你们也能成功。我能成功,是因为我年轻的时候,掌握了几个思维方法,后来在一生中反复使用。首先,我走大道,因为大道人少。走大道,才是有大智慧。


我还追求理性。一方面是遗传基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家庭环境的熏陶,我从小就养成了追求理性的习惯,这个好习惯让我受益终身。这是巨大的优势。在政治和商业中,愚蠢的行为数不胜数。


26、在我遇到的人中,那些最终取得成功的,是保持耐心、保持理智的人。 他们量入为出,本分地生活。他们谨小慎微,把事情做对。当机会来临时, 他们猛扑上去,一把抓住。你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像我说的这样生活,也能取得成功。


27、 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都应该想方设法走出来。


28、从长期来看,能够延迟满足的人,活得会更好。有的人从小就管不住自己,长大以后更是胡乱花钱,买劳力士、百达翡丽等华而不实的东西。一个成年人应该勤俭节约,应该延迟满足,不应该随意挥霍。延迟满足这个品质基本上是天生的,这个结论已经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如果你有些延迟满足的天分,而且你能培养这个天分,你已经走在了通往成功和幸福的路上。


29、想要什么,就立刻要得到,这样的人不但一事无成,还可能坠入深渊。


30、李光耀有一句口头禅,他经常说:“找到正确的方法,按正确的方法做。”这个道理很简单,谁都懂,但没几个人能付诸实践。


31、我的标准是这样的:我有一个观点,别人持有相反的观点,除非我能比别人更有力地反驳自己的观点,否则我对这个问题没有发言权。不断练习这种思维方式,你总是在证伪,总是在拷问自己,可以减少自己的无知。


32、要想幸福,第一条,降低自己的预期。这一点是你自己能掌控的。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注定一生痛苦。我非常善于降低自己的预期,因此我活得很好。


02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1、我曾经领导过一家经营印花票的公司,眼看着它的销售额从 1.2 亿美元跌落到 200 万美元。销售额下跌幅度高达 99%。眼看着它的销售额节节走低,我却无能为力。我想过各种办法,希望能止住颓势,可惜都无功而返。这个经历让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决定结果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形势,另一个是人。形势太强,任凭你有多大能力,都无济于事。


2、以前,有一位久经沙场的投资界老前辈,每当年轻人建议他冒险的时候,他总是说:“河里淹死的都是会水的。”遇到了旋涡,水流太强,任你游泳本领再高,也难以逃脱。由此可见,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3、沃伦对优秀的管理层青睐有加,但是在他的投资过程中,他从来没有因为管理层很优秀,而支付高于资产的价格。他买入资产的价格总是略低于资产的价值。优秀的管理层是资产中的一部分,沃伦并不因为管理层优秀,而支付高出价值的价格。


4、在沃伦眼中,优秀的管理者是这样的:你把他从火车上扔下去,扔到一个偏僻的小镇,不给他钱,他在这个小镇上诚实本分地经营,用不了多长时间,又发家致富了。


5、在伯克希尔致股东信中,巴菲特引用了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的话,总是聘请比我们高大的人加入我们,我们都将成为巨人。巴菲特非常认同这个理念,我也非常认同。


6、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沃伦和我都是首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因为有优秀的人与我们一道努力,我们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7、要找到优秀的伴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得配得上。同样的道理,要找到优秀的人共事,你自己首先要是一个优秀的人。


8、高度放权是我们的风格。我这个人,要么完全放权,彻底撒手不管,要么亲力亲为,什么事都自己干。在这方面,我就不知道该怎么折中。要做到既放权、又监督, 沃伦能比我强点,但也强不了多少。


9、纵观商业史,很多公司辉煌过,赚过大钱,但是当它们被新的科技浪潮淘汰后,它们的家底很快就会耗光,最终走向消亡。伯克希尔的成功是一个奇迹,但绝大多数被淘汰的公司只能像柯达一样消亡。比尔·盖茨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他的结论是,当主业衰退时,绝大多数公司会走向破产。强大如通用汽车,照样躲不过这条规律。


10、最近,我结识了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的首席执行官。他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告诉我,他们定期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收购策略。这样的制度非常好。如果人人能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可以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很多人总是逃避,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强生公司做得好,不怕接受批评、不怕丢面子。从失败和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是一种美德。


11、任何一家高杠杆的金融机构,无论管理者多么尽职尽责,都可能遭遇意外的损失。关键是遭遇意外之后,能否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在问题暴露出来以后, 很多公司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隐瞒,如何用会计手段蒙混过去。我们认为,应该不遮不掩、立即解决。


12、物理学的方法要求我们永远追求事物的本质。在现实世界中,学会看透本质,我们能生活得更从容。探究本质并非朝夕之功,必须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我喜欢这种精神,这是一种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13、从伯克希尔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现在采取的业务策略应该是很合理的。我们为每家子公司量体裁衣,选择最适合它的发展策略。我们的管理方式是充分放权。我们尊重每家子公司的实际情况,让子公司自主经营,而不是坐在总部对每家子公司发号施令。多年以来,这种组织形式给伯克希尔带来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14、无论是投资股票,还是管理企业,识人察人都非常重要。看人如何看得准,如何才能不走眼?这个问题没那么简单。只能你自己多经历、多领悟。就像走进一家福特4S店,你就琢磨这家公司的生意好不好、原因是什么。看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多看多琢磨。


15、我愿意和优秀的人共事,不愿意和平庸的人为伍。在我当律师的时候,有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律师这一行,把自己手头的案子做好了,不愁没生意”。每日期刊的软件业务同样奉行这个理念。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努力,不愁没前途。我们也会遇到逆境和失败,但是我们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16、我们不懂具体的软件业务,那我们怎么领导每日期刊公司呢?我们主要靠知人善任。


17、我这辈子总是和擅长延迟满足的人打交道。这样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延迟满足,一直把满足延迟到生命的尽头,一辈子都不去享受。我们就是这样的人。如果你像我们一样延迟满足,你一定会成为有钱人,而且死的时候也非常有钱。经营一家公司,你懂得延迟满足,能把公司经营得越来越好。在人生中懂得延迟满足,你死的时候能很风光。


18、无论做什么,始终充满了热爱,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懈地打磨技艺,假以时日,自然会达到一般人无法达到的层次。有些人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能为自己的事业投入全部的精力。沃伦取得的成就令人叹为观止。如果沃伦不善于学习,伯克希尔可能永远只是一家小公司。


19、现在的中国,高铁四通八达,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美国是靠向欧洲举债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崛起靠的是自力更生,他们把一半的收入存了起来,他们特别擅长延迟满足。中国的成就令人敬佩,中国的做法非常有效。我对中国非常有好感。中国也有一个问题。中国人的问题是赌性太重,特别迷信运气。迷信运气的人很无知。不能信运气,要信概率。


20、我在这一生中发现了一个道理,一起吃过苦、受过罪,一起打拼出一番天地,这样结成的友谊关系最亲密,这种情谊是无法在安定富足的好日子中建立起来的。在逆境中,我们疲于应对,痛苦挣扎,但是,逆境最能锻炼意志、塑造友谊、孕育成功。只有在逆境中共同奋斗,人们才能建立起同甘共苦的情谊,这份情谊弥足珍贵。


21、通用电气的业绩为什么会一落千丈?一方面,有外部的客观原因,在激烈的商海竞争中, 公司的浮浮沉沉很正常;另一方面,我认为,通用电气的高管轮换制度不合理。通用电气总是频繁调动高管,让他们在不同的部门之间换来换去。这样难道是想让他们像军官一样积累战功,最后升成将军吗?不如让高管长期管理一项业务,让他们深耕自己的业务,就像伯克希尔的做法一样。


22、在做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 已经发现该换人了,但迟迟下不了决心,拖了很长时间,才把不合适的人换掉。即使是有着多年管理经验的人,也很容易犯这个错误。


23、公司越大,越难建立起正确的文化。不信你看看通用汽车、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巨无霸,它们的文化基本上乏善可陈。大公司特别容易患上官僚主义这个通病。这是个顽疾,得上了就不好治。伯克希尔对官僚病保持着高度警惕。我们在总部唱空城计,不给官僚病以可乘之机。没有官僚主义的风气,上层的管理者又头脑清晰,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优势。


24、越是成功的公司,越是成功的政府部门,越容易被成功冲昏头脑,越容易受到官僚主义风气的腐蚀。随着官僚主义风气的滋生,将逐渐产生一批既得利益者,他们享受种种优待,吃好的,喝好的,用好的。局外人痛恨官僚主义,内部的既得利益者却极力维护官僚主义。现代文明的成功衍生了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之中孕育了愚蠢和失败,这是现代文明的悲哀。


25、有些东西,不是谁都能学会的。有的人,他天生就是比你强,你再怎么努力,也没法和人家比。面对这个事实,我的心态是“无所谓”


26、我们能成功,不是因为我们善于解决难题,而是因为我们善于远离难题。我们只是找简单的事做而已。


27、我们每日期刊公司一样有自己的原则。我们不签让自己偷懒的合同,免得自己走向堕落。


28、一个人,他是个经常喝得酩酊大醉的酒鬼,那我们肯定远离啊。人们经常能通过一个人身上的一两个特点,判断出这个人是否值得交往。几十年来,善于识人察人,对我们帮助很大。


03好机会只有两三个

1、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关注的,是那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进步。首先要发现科技变革,然后要看这个行业是否拥有强大的壁垒。


2、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大家都看好的机会,谁都知道这个机会很真实、很合理,前景令人振奋,简直不容错过,人们必然会蜂拥而上,从而发生严重的踩踏。所有人都看好的机会,最容易发生踩踏,造成的损失最惨烈。


3、沃伦经常讲好生意和烂生意的区别。他说,好生意,每个决定都简单,想都不用想;烂生意,每个决定都困难,总是进退维谷、步履维艰。我个人认为,即使是公司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性,也最好做那种想都不用想的投资。我们喜欢好生意,好生意扔给我们的球软绵绵的,我们一打一个准。


4、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标准。最理想的公司,每年创造的现金高于净利润,能为所有者提供大量可自由支配的现金。这种公司是凤毛麟角,描述起来很简单,但现实中很少见。


5、只要我能受得了波动,同时持有三只股票就足够了。 我是通过粗略的计算和逻辑推理得出的这个结论。作为一个扑克玩家,我知道,赢的概率非常高的时候,要下重注。我也很清楚,集中持股的波动更大。我知道自己是个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的人。我从我父母那里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我的性格非常适合集中持股这种方法。


6、咱们都是价值投资者,但我们的规模比你们大,投资环境恶化了,你们难,我们比你们更难。好在我们早已升级了思路:有的公司,即使我们以很高的价格买入,但还是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按我们这种方式投资,必须准确判断一家公司的前景。你不但要能看出来,一家公司现在的生意是好生意,而且要能看出来,它在将来的很长时间里仍然是好生意。只要真能从“ 漂亮50”中筛选出最漂亮的五个,仍然能取得良好的投资业绩。这种投资思路,关键是要把握好度。


7、我们投资时的三种“ 不为”:

  • 我们习惯买入后长期持有,用这种模式投资生产普通商品的公司,可能不太合适。

  • 电信行业和公用事业行业不是我们擅长的领域。

  • 我从来不会以高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

8、我们的方法是非常基本的东西。像我们这样做投资,你只需要在股票市场中找到定价错误的机会。你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去自己擅长的领域中筛选,找出定价错误的机会。我们讲的东西是非常基本的,把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做到了,就足够了。


9、有智慧的人善于比较机会成本。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我在伯克希尔股东会上说过,在选择人生伴侣时,你要在你能接触到的,并且愿意和你携手的人中,挑选一位最优秀的。


10、已经明确知道是好机会了,还有什么好商量的?干就完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用不着浪费口舌。做投资,就是要找到这种毫不含糊的好机会。我多希望我们能有更多这样的好机会啊。


11、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看懂一家公司的生意,清楚一家公司面临哪些威胁、拥有哪些机遇、竞争地位如何等。只看过去的业绩增长情况、过去的资本收益率、过去的销售额,难以准确地预测公司的未来。只有在深入了解生意的基础上,才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公司的前景。做投资,还是要真把生意看懂了。


12、沃伦经常告诉商学院的学生们,他有个办法,可以帮他们提高投资收益率。拿一张卡片,在这张卡片上,只能打20个孔,每个孔代表一笔投资,做一笔投资,打一个孔。20个孔都打完了,一辈子的投资机会就用完了。沃伦说,照他说的做,投资者可以在一生中实现更高的收益率。沃伦说这番话是认真的,我在这重复沃伦的话也是认真的。对于一个有头脑、守纪律的投资者来说,一生只做20笔投资,最后一定能取得更出色的收益率。因为一生的投资次数有限,肯定在做每笔投资时都慎之又慎,而且肯定是牢牢盯着大机会。


13、生活中有个常识:在做决定的时候,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会考虑机会成本。投资范围越广,投资机会越多。投资范围广是好事,但是投资范围广,也容易脱离自己的能力圈。我们的投资范围很广,但是我们很少离开自己的能力圈。在我们浏览的投资机会中,有90%到95%被我们判定为不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之内,我们看不懂,直接就不看了。


14、格雷厄姆提出了安全边际的原则,这个概念永不过时。格雷厄姆告诉我们,市场是我们的仆人,不是我们的老师,这个概念永不过时。格雷厄姆提出的这两个概念是投资的根基,永远不会过时。在格雷厄姆的思想中,我们还可以学到要保持冷静客观,不受情绪影响,这也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15、大多数投资者行动太迟钝了。做投资,一个是必须瞪大眼睛等待机会出现,另一个是机会出现的时候,必须果断出手。时刻准备着,就这么简单。


16、只有采用多模型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现实。特别是做投资,投资者的涉猎范围非常广,做投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整合的能力,不可能正确地认识现实。


17、做投资,需要有点承受能力。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既然做好了长期投资的准备,当遭遇50%的下跌时,你就得坚决顶住,别吓得屁滚尿流的。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们,好好修炼自己,当遭遇50%的下跌时,要做到“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18、做投资的秘诀在于,少数几个大机会,你确实能看出来。当属于你的大机会出现时,你能看懂,别人看不懂。像我说的,只要把这少数几个大机会抓住了,那就足够了。


19、广为流传的凯利公式可以告诉我们,在自己占有胜算的时候,在每笔交易上应该押下多少筹码。你的胜算越大,这笔交易成功的概率越高,你下的注应该越大。我说的投资方法是对的,背后有数学规律的支持。


20、有时候,一个机会特别好,简直如探囊取物一般,只买这一个机会也是完全合理的。好机会只有两三个。


21、什么李录做得风生水起?一方面,他算得上是中国版的沃伦·巴菲特;另一方面, 他是在中国钓鱼。美国市场已经不知道被翻了多少遍,人挤人,竞争白热化。中国市场则不同,在那里,仍然可以利用别人的愚蠢和懒惰,挖掘到非常值得投资的好机会。


22、钓鱼的第一条规则是,在有鱼的地方钓鱼。钓鱼的第二条规则是,记住第一条规则。在竞争极其激烈的环境中,你再怎么努力都没用。


23、成功的投资风格有很多种,有些人的风格是快进快出,而且做得也很成功。快进快出,不是我的风格。我的风格是长期持有,我不研究如何退出。


24、护城河消失的速度确实很快。旧时代的、传统的护城河转眼之间就不复存在了。也许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老的护城河难免遭到淘汰。


25、归根结底,投资只有价值投资一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每做一笔投资,把钱投进去,都是为了将来能获得更多的价值。在做投资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一心多用,就像你不可能同时在12个不同的地方跑马拉松。所以说,你要有自己的方法,找到值得自己深入研究的区域,这个地方就是你的狩猎场。无论选择深耕哪个区域,你追寻的都是价值。


26、在我看来,价值投资永不过时。按照我的理解, 无论买什么股票,价值投资都是付出较低的价格、买入较高的价值。


27、有的人觉得,价值投资就是挖掘那些账上现金很多,但生意很差的破烂公司。我觉得,这不是价值投资的全部。依我之见,所有做得正确的投资,都是价值投资。区别在于,有的人在好公司中寻找价值,有的人在烂公司中寻找价值。但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都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入较高的价值。


28、有些成就,普通人是难以企及的。有的人聘请大量的人来管理投资,让许多人给他做决策。我觉得,还是把决策权集中交给一个人比较好,选一个对的人,就像我选了李录的基金一样。普通人想成为投资大师没那么容易。


29、很多理智的投资者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选择自己觉得踏实的东西投资。 沃伦也不例外。


30、投资风格因人而异,没有一种投资风格是适合所有人的。有的人就有那个天赋,他们能看懂难以估值的东西,他们有能力做高难度的投资。有的人,没那么大的本事,那就不要逞能,还是选择自己能看懂的比较好。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能力有多大。把钱交给别人管理的话,要清楚你的基金经理能力有多大。你怎么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能力大小。

Disclaimer:  The content of the Golden Pine website is only fo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r 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 investors who are fully tolerant of investment risk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bids, levies, offers or invitations to the securities or product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contract. Or the basis of the commitment does not constitute a recommendation to buy or sell any investment product or to enter into any transaction, nor does it constitute financial, legal, tax, investment advice, investment advice or other advice, and any use of this informatio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Golden Pine does not assume any legal responsibility for all consequences or losses caused by the content or investment.

 

The information, opinions and data published in this website may not be accurate or invalid due to changes in the situation or other factors after the release date, but Golden Pine does not guarantee the completeness, accuracy and timely updating of the information.

bottom of page